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

2010.03.11 - GDC@SanFrancisco

結束了兩天的Tutorial課程之後,今天登場的是比較進階的session

由於課程實在太多,同一時間往往只能忍痛選擇其中一門

可能是花了太多精力在努力聽懂講師在說什麼

晚上吃完飯一回旅館

連牛仔褲都沒脫就睡死在混亂的床上

結果四點多依舊是醒了過來

趁現在記憶猶新,趕快來update一下

上午我選擇的第一堂課是

Storyboarding/ Story Development at Pixar: Work Method and Insights

Speaker是Matthew Luhn

講師介紹 : 從1992年開始Matthew Luhn就以動畫師的身分加入皮克斯,並參與Toy Story 1,並在之後的Toy Story 2, Monsters Inc, Finding Nemo, Cars, Ratatouille, Up and Toy Story 3.任職於Story Development department。

課程介紹

由於會場有說皮克斯不希望參加者拍照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拍(我ㄧ開始就一直拍,還拍到被志工勸說XD),因此就暫時不把拍攝的投影片放上來了。

"Greate Stories create Great Movies, Video Games and Toys!"

Why do we tell stories?  … to find out who we are.

Coping with life + finding signification + living vicariosly through someone else = Entertainment

The story is good the picture may be good, but if the story is weak, good color, music and animation can’t save it. ~Walt Disney

The Story borading Process

  1. Story development
  2. Sequence Storyboarding
  3. Story Reel compiled by Editors

對於Story development來說,ideal controlling很重要,一個故事的結構大概約可列為:

  • Exposition
  • Inciting Incident
  •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s
  • Crisis
  • Climax
  • Resolution

接著Speaker舉了star wars來分析,有趣的是當作者問說有沒有人沒有看過Star Wars得時候,竟然有一位舉手,而當之後舉Toy Story1時又問了一次,結果大家都看過,Speaker就笑說原來玩具總動員比較紅。

…(待續)

第二堂我選擇的是AAA Character and Animation for everyone

聽了3分鐘後就覺得有點不對,好像是在介紹一個類似poser的軟體,不過是網頁版的,我跟獸王說這個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後就腳底抹油跑了。

跑到一樣是Pixar studio開的課

Character Animation at Pixar:; Work Methods and Insights

之後又去參加了Technical Artist Runtable

Runtable的形式有點像是討論會,同樣為TA的參加者約莫30位,大家圍繞著圓桌而坐,會有一位主持人,然後自由發言,一開始的主題是

  • Technique Designer:
  • Name
  • Project/Studio
  • Python/Mxs/Mel/Java…

除了互相介紹認識之外(很多人都是彼此就認識了),就是閒聊跟工作相關的,這個部份聽的有些吃力,稀稀疏疏有聽到一些關於TA需不需要寫C++,TA如何與程式溝通等。但是大部分還是鴨子聽雷,有聽沒有懂,所以阿~英文真的是非常非常需要在好好加強一下。

最後一場則是很讚的一堂課

主要在介紹如何ˋ以最少的貼圖,大量的製作各式各樣的殭屍,以及如何製造出逼真而且又噁爛但卻很有效率的傷口。(Speaker本身也是Technical Artist)

結束了充實的一天之後,就跟小雄去逛了一下會場附近的一座現代美術館,雖然都看不太懂,感受一下藝術的氣息也是不錯啦XD!

沒有留言: